这是一场悲惨的战斗,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无声倒下了,倒在无数的兵士尸体中间。天色逐渐阴晦起来,来自悬崖上的攻击一直持续到暮色苍茫的黄昏。悬崖上的人终于停了下来,天完全黑了。
申国国君是个生性懦弱之人,他怎么会想到伏击楚文王?原来,骓甥、聃甥、养甥三人早就勾结了申国国君,务要置楚文王于死地,否则即使借给申侯几个胆子,他也不会想出这个计策的。
申侯到周天子的领地避难,确有此事。他知道楚文王觊觎申国已久,此次百万大军来犯,申国肯定是保不住了,所以自己先开溜。只是派了几名将军配合骓甥、聃甥、养甥三人的行动,如果鹿鸣山得胜,侥幸杀死楚文王,还能坐收渔利。
骓甥、聃甥、养甥三人瞒着邓祁侯,早就秘密调集军队做好了准备。在邓祁侯为迎接楚文王举办的酒宴上,三人极力想说服邓祁侯。如果那时候结果了楚文王,也就不需要在路上设伏。无奈邓祁侯顽固不化,三人当时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鹿鸣山。
对于楚文王得胜后返回是不是走鹿鸣山,三人也没有把握,只是他们知道楚文王狂妄自大,以他的性子,骄傲自满,急于求成,是极有可能选择鹿鸣山这条近路的。
当三人看到楚文王大军出现时,激动不已,几乎是认为上天要亡楚文王。他们占尽了地理优势,走进这条山谷的人,必死无疑。只是以他们的兵力,无法对付全部大军,弄不好还会搞得大军反击,万一,大军不顾一切冲上悬崖峭壁,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他们集中火力对付楚文王。只要楚文王一死,楚军群龙无首,自然会溃乱。楚文王死了,楚国将会大乱,邓国、申国就安全了。
逐渐的,四周安静下来。偶尔,传出几声呻吟声,怕是这山谷之中,活着的兵士不多了。即使活着的人,也不敢弄出声响,生怕被悬崖上的人听见,又放冷箭过来。
悬崖上的敌军也是一片安静,楚文王混杂在兵士之中挥剑的样子太显眼了。刚才一阵乱箭,他们看到楚文王倒下,相信楚文王已经死了。天黑了,他们看不到射击的目标,只能安静地等待黎明到来。
四周一片死寂,空气里满是血腥的气息,还有皮肉被烧焦的腥臭味道。
一直激战,没有吃东西,腿上又受了伤,楚文王又疲又累。他虚弱地躺在几个士兵的尸体上。
战争是残酷的,第一次,他感受到了无助。第一次,他经历这样窝囊的战斗。
对于搞伏击的人,他完全不齿,可就是这些人,差点断送他的性命。在他的价值体系中,大丈夫就应该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抬头仰望,是黑漆漆的天空,没有月亮,也没有一颗星斗。天上一点亮光的没有。四周没有一点声响,是让人压抑的静谧。死亡的气息包围着山谷。
他还有残存的一丝希望,除了在山谷中死去的,他还有大部分的军队,他们一定会营救他的!鬻拳、保申、斗祁可都是他的得力干将,如果他们救不了他,就是老天抛弃他了。
后半夜,下起雨来了。开始雨线细密,后来雨势越来越猛,变成斜射的雨箭,狂怒地射向地面。扫荡着这黑沉沉、死寂寂的山谷。
完全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只能任大雨疯了似的,哗啦啦的浇到身上。楚文王在全身沾满了泥水,抱着双臂,蜷缩了身子,让雨水不直接淋到身上。暴雨浇在脸上,直叫人喘不过气。
楚文王渐渐没有了气力,他的精神像被抽走了一样,开始出现了幻觉。在他大脑中,不自然地出现了一片桃花林,那个受伤的人,那张失了血色的脸,那染了血的白衣……甚至还有她责怪他在刺客拿她当做人质的时候要丢下她一个人走时的模样……这些画面在他的大脑中交替出现,像是幻象,又那么真实,一切那么远,又那么近。
他的意识一会模糊,有时又很清晰。那个姑娘,多奇怪啊,她说着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话,明明是天狗食月,她偏偏说是日食,还说的煞有介事,很有意思的姑娘……
她要嫁人了,她有了婚约,她与息侯定了婚约。
雨淋在身上,开始的时候很冷,冻得他打颤,后来全身感觉一阵阵温暖,是发烧了吧。
雨足足下了半个时辰,才停住。
这时候,楚文王滚在泥水里,跟无数死尸混在一起,已经狼狈不堪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觉得在黑暗中的时辰漫长又难捱,不知道过了多久,东方天空漫漫泛白,天就快亮了。
他还有一丝残余的清醒,就用这点理智,他再想是不是躲到尸体身下去,以防被敌军发现。
这一夜,不知道鬻拳、保申、斗祁有没有采取反击措施。
晨光熹微,刺透了沉沉夜幕,晓色朦胧,本该是生机勃勃的黎明,可是山谷中仍然一片死寂。抬眼四望,到处是泥水,到处都是尸体。泥水、血水四溢横流,水面上泛着冷光。
悬崖上也是一片寂静,不知道这些占尽地利的人在考虑什么,山谷中的人,几乎都被杀光了,他们没有可杀的人了。其实骓甥、聃甥、养甥很想派人下到山谷中寻找楚文王的尸首,中了箭,又挨了雨淋,即使他没死恐怕也活不成了。
但是他们不敢冒然派人下山,山谷两头都有楚国、巴国的军队,派人下去必死无疑。他们要做的是死守地利,等天亮时再居高查看楚文王有没有死,如果没死,定要再补上几箭。
万一激怒楚文王又不能杀死他,让楚文王活着走出这山谷,他们就惨了,楚文王发狠,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天更亮了一些,两侧悬崖上突然喊杀声一片,大批兵士从申国、邓国军队的身后冒了出来。申国、邓国军队万万没有料到,猝不及防,只觉得这些兵士像是天兵神将,从天而降,一时间慌乱不已。
双方人扭打、砍杀起来。厮杀声连成一片,在山谷回荡,振聋发聩。
很多人从悬崖上掉落下来,或者是自己跌下去,或者是被人抛下去,摔的血肉模糊,让人不忍卒读。
这些兵士正是鬻拳、保申、斗祁派来的。山谷中的军队被伏兵攻击了一下午,都能想象出死伤惨状。在伏兵的利箭、石块、火攻之下,他们不能派军队进入山谷,只能干着急,后来担心大王的安危,派了部分军队往山上爬。为了不引起伏兵的主意,他们特地让军队绕的远一些,才开始爬山。
无边黑暗中,暴雨中,他们仍然在向山上爬。摸黑爬山,又冒着雨,又要注意不弄出大的动静,以免被伏兵发现。在不下雨的时候,才敢点染几支火把,这样爬山异常吃力。
这些将领们救护主心切,带头向上爬。一路爬着,衣服都被刮破,身体上也伤痕累累。很多人脚下踩不住,跌下山去,非死即伤。
鬻拳、保申在前方队伍,保申对鹿鸣山比较熟悉,详细告诉大军山上的情况,这支大军爬山速度明显较快。斗祁率领的大军不熟悉山上情况,只能摸索前行,速度差了很多。当保申率领的队伍抵达悬崖上,跟申国、邓国伏兵打起来的时候,斗祁率领的队伍才爬到一半。
骓甥、聃甥、养甥完全没有预料到楚国、巴国大军这样快就爬上了山,从他们背后包抄过来,让人措手不及。
这样面对面跟敌人打斗,楚国、巴国军队的优势很快体现出来了,他们英勇无比。虽然疲累,但是士气高涨。而且楚国、巴国军队数量多,明显比申国、邓国伏兵多出很多。尤其是随着更多人爬上山,不断有兵士补充上来,申国、邓国伏兵在数量上占了下风。但是他们无路可退,只能做殊死抵抗。
双方激烈的肉搏,趁乱,骓甥、聃甥、养甥逃跑了。
鬻拳率领一支军队冲进了山谷。山谷中的景象让他完全震惊了,到处都是尸体,堆积成山。山谷中都是泥水,要非常小心才能不滑到。马蹄陷入了泥泞中,举步维艰,没办法,只好下来走。
几乎没了人声,鬻拳发疯一样,一个个翻看着尸体,目睹各种各样的死去的惨状,有的双目圆睁、死不瞑目;有的双手紧握扎在心窝的箭,痛苦的长大嘴巴;有的浑身被烧焦了,黑乎乎的一片……鬻拳一阵阵绝望。
都不是楚文王。大王在哪里,不会已经死了吧。
鬻拳,这个杀人不眨眼的硬汉,一下瘫软下来,跌坐在泥水中,泥水四溅,溅的很远。这时,左前方有响动,尸体中间,伸出一只胳膊,动了一下。
活着,还有人活着,跑过去查看,正是楚文王大难不死。